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所謂群眾是這樣一回事

這篇文章集結了兩件事:第一個是我長期看PTT電影板(以及擔任板工)的心得,第二是回應部落格「偉恩與咖啡」的這篇文章。文章的主題理論上應該是要談某種人與人相處上的倫理學,不過因為我是屬於五柳流(不是五六六)「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人,亂用術語可能會出錯,所以我只講道理,不談學理。

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病入膏肓的是媒體,還是你的心?

讀本文之前,請先閱讀這篇:葉文忠/拓也哥,親「口」證實了台灣病入膏肓

比起媒體的大加炒作,事實上這篇道貌岸然的文章才令我更加覺得噁心,並且認為如果台灣真的有九成的人跟葉先生感覺相同,那這個社會的確病入膏肓,而且是來自於一種難治的沉痾。高舉著「道德」的大旗,行的卻是保守反動、包裝歧視之能事。

2013年7月28日 星期日

而那是詩

老了 背駝了
於是手一握 掌心都是
不分行的回憶

老了 耳順了
於是口一張 唇邊都是
消了音的靈魂

老了 頭白了
於是筆一動 紙上都是
沒有字的句子

挺不起的腰讓左右扶著
發不出的聲給他人嚷嚷
而那張白紙 你依然說
依然像根拐那樣堅定地說
那是詩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戴勝益作莊

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監河侯曰:「諾。我將得邑金,將貸子三百金,可乎?」莊周忿然作色曰:「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周問之曰:『鮒魚來!子何為者耶?』對曰:『我,東海之波臣也。君豈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諾,我且南游吳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鮒魚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與,我無所處。我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莊子‧外物》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藏詞/藏頭/嵌字 傻傻分不清楚


上圖是「飲冰室茶集」徵詩活動中出現的一個作品,乍看之下是正常的情詩,但左上到右下對角線藏了「英久(九)你這個水母腦」的諷馬句,而民視當然不放過這個機會做了一則新聞。這則新聞其實滿無聊的,不過倒是有個國文問題需要釐清。

2013年5月30日 星期四

來個「智缺垃圾權」如何

智財局說:「我們只封鎖『一望即知』,『網站內容資料幾乎100%侵權』的網站。」
智財局也說:「PPS、土豆網等,部分影片合法,就不在重大明顯侵權之列。」

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在智財局說話不能不算話的前題之下,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方式來讓這個愚蠢的法條一個網站都封不了。以下就是萬一智財局不理抗爭,戴著鋼盔往前衝的話,鍵盤鄉民用鍵盤就可以做到的反制措施。我名之曰「智缺垃圾權計畫」。為何用這個名稱?下文慢慢說明。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沒有「學非所用」,只有學了會不會用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兩個新聞鬧得很大,然後都跟我的母校政大有關(還是真衰)。一個是博士生書讀一讀跑去賣雞排,被郭台銘說是資源的浪費;另一個則是烘焙名師吳寶春想讀EMBA,結果被包括政大在內的幾所台灣學校以資格不符拒絕,反而被新加坡搶走。

這兩件事一前一後引發了教育資源問題的反思,誠然台灣的碩博士多到供需有些失衡,但是出現像分析師文章〈從吳寶春與賣雞排的博士生談起〉這樣的論調出現時,就把檢討的方向給全部弄錯了。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詩作:第四紀

如果讀了覺得這有點像歌詞,沒錯因為這是設定在歌詞的狀況下去寫的,想譜曲的自便,但是請使用CC-by-sa或相容的開放授權(如果不想使用開放授權請先與本人聯繫),並希望譜完能給個回饋。詩一解釋就乏味了,而且這首已經夠白話了,所以內容不解釋。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球場邊的風度

經典賽的台韓大戰,又激起了大家對於「風度」的戰火。我其實平日也很討厭看到把他國人民譏為狗的言語,但是語言是一個講「語境」或是「脈絡」的藝術,一個言詞的妥適與否是動態的標準。在球場邊,所謂「仇韓」的言語,我倒覺得可以不用那麼放大地去解讀。

尤其是,運動要發展,都必須與商業掛勾。一個運動有利可圖時,企業才會投入資金、產業才有前(錢)景,人才也才會相繼投入。以本屆的經典賽來講,其實荷蘭實力很被看好,不輸給韓國,何以台韓之戰的熱度,卻很明顯地比台荷之戰高出許多?雖然最後一戰多了關係台灣能否晉級的關鍵,但這次在賽前就確定韓國一定要勝五分以上才能淘汰台灣的情況下,晉級與否的情勢並沒有那麼緊繃,並不需要如此賣力加油。而驅使球迷一定要進場,雖然不知道有沒有用,但怎麼樣都要好扮演最佳第十人,原因就在我們有「仇韓」情結,想要打爆韓國,任何可能對場上士氣有幫助的原因,都會驅策球迷去做。

2013年2月8日 星期五

「我們、你們、他們」的延伸-多元與團結

昨天夜裡有感而發,寫出了〈我們、你們、他們-如何看待抗爭〉,然而文章在結束前人已經陷入打兩個字會昏迷三十秒的狀態。今天起床後想到很多部分沒寫清楚,可能會讓那篇文字產生些許問題,所以在此補充。當然,這個題目非常大,極有可能這篇又寫不完,然後又要再次補充…就看我有沒有那個時間跟毅力了。

我們、你們、他們-如何看待抗爭

全關聯的臥軌抗爭,終於激起了一些漣漪。在網路上,很慶幸地是聲援的音量比我想像中的大,台灣的保守、奴化行之有年,我為了月台上的「拖走」而難過,但不會訝異。反倒為了網路世代透露出對抗爭的態度,感到希望。不過,我這裡要先談我看到的兩種聲援者的聲音,都是出自鄉民,雖然立場看似一樣,卻值得從語言上深究其中的不同。(說明一下,本文寫給對此事略有了解的人看,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全關聯臥軌抗爭,請自行用關鍵字搜尋;另外,請不要再討論一些懶人包裡有的低級問題,這裡的時間要花在一些比較深入的思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