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是繁體字,不是正體字

馬英九最近一招「識正書簡」搞得繁簡之爭又掀波瀾,我不想去爭論書簡的必要性,只是看到台灣這裡太多尊繁體的言論實在荒謬,已經到了扭曲事實的地步,反而讓人感到「繁體字更能傳承文化」這種說詞根本是在自打嘴巴,所以想跳出來說些話。

以下是改寫自我在BBS上回應他人的文章:

老實說,簡體字打破造字原則跟文字研究到底有什麼關係,我是不太懂。因為真的要講的話從隸書以後的文字都是打破該字原來造字原則的。

曾經看到有人以「這」的「言」簡化成「文」,而「話」的「言」簡成「讠」來說簡體字造得沒道理。但是我們現在用的字裡,像「友」、「鬥」、「寸」三個字原本造字時都有「又」(古字的「手」)這個形狀,但是寫出來的字形卻差很多,沒學過文字學的人其實也根本搞不清楚這三個字的本意。

又有人用簡體字「僅」跟「漢」右邊不同卻又簡寫成「又」來說簡體字不好,可是他們卻不去嫌棄「魚」、「燕」、「然」、「馬」下面明明不一樣的東西,卻都被寫成一樣的四點火。

也有人嫌簡體字的形聲太亂搞,很多都只用現代音亂配,讓日後的人無法從簡體字去追溯口音的演變。但事實上聲符在繁體字已經有依聲改符的情事,像「幣」這個字,正確的應該是「帛」,但後世口音轉變了,才寫成跟本義無關係「幣」。若「幣、蔽、敝、弊」的並存一樣造成義的混淆,那麼訓詁學為何能處理呢?

簡體字犯的「錯誤」,目前的繁體字幾乎都有在犯。只是繁體字通行的時間夠長,有足夠的訓詁書可以考究字義;簡體字出現的時代太近,導致對研究大量的繁體字書造成一些困擾。簡體字若通行時間長了,大量的出版品出現時,自然可用訓話書來通達古今字的流變。

其實這也是我一直很不願意去說「正」體字的原因,這根本是五十步笑百步。簡化字很多被批評原則完全是繁體字在「統一成小篆」的時代就出現,而且在「隸變」的時代被發揮到淋漓盡致的。

順便再補充一個題外話,我看過有人侃侃而談繁體字多麼傳承文字的基本精神後,拿出「後→后」、「雲→云」這類簡化字例來批評中國簡化字的多字簡為一字造成混淆,於是我就笑了。后跟云是古字,是造字者的原意,後與雲才是後代人搞出來的。要為繁體字的文化內涵感到自豪之前,可以先充實一下自己對中國文字的認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