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失控的正向思考》讀後推薦心得

我很久很久沒有靜下心來,一口氣把一本書讀完過。出版太泛濫、能夠吸引我的書有限,每每在書店中總是左晃右晃,勉強看到一本有興趣的議題,但是翻一翻又覺得精彩的只有幾個小節而放下。前幾天在書局短短地與《失控的正向思考》邂逅之後,卻有大快我心之感,於是時隔一日,立刻把書帶了回家,花了兩個鐘頭左右,啃得十分酣暢。

我並非沉迷於傷感悲觀之人,但是對於勵志書籍的厭惡感由來以久。最早的時候是國中,因為班上一票同學愛看《心靈雞湯》,引起了我的反骨之心,想著「這些道理哪需要等別人跟你說才懂?會做的無需看書、做不到的看書也沒用。」在大學之後這些書籍對我而言已不只是「效用低落」,而是本身就問題重重,高估了個人的力量,使得社會的問題被忽視,甚至成為社會運動者的反挫力量。它們告訴你不准抱怨環境,而要用些方式強化自我、在逆境中成功。問題在於即使我如此強大地成功了,在資源總和不變的情況下也不過是踩著別人屍體往上爬,我們怎麼能容許這種思維如此廣布成災?

懦夫

《失控的正向思考》對於這些東西的觀察層面與我所思不同,但之所以大快我心實在就是來自於作者對正向大師們發出了同樣的評斷,在這個思路下走越遠的人,越是表面和善的冷血份子。就好比說《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中說的「找出生活中會掃興的情況或人,遠離這類情況,與這種人脫離關係。若家中有這種人,盡量別跟他們在一起。」還有強調「每天新聞經常充斥負向報導,若讓閱讀這類資訊成了日常生活習慣,會漸漸直接受到這個環境因素影響」,於是叫大家別看新聞的大師。作者評論:「這種做法逃避現實世界中激烈與悲劇的那一面,也意味正向思考的核心深藏著無能為力的想法。」

書中舉的例在美國,但跟台灣好像啊!近年來媒體亂象大起,我也同意應該要改善,但老聽到有人希望「媒體應該要多報點社會光明面」的媒改論述就好想比中指。如果我們的媒體只是從瘋狂亂咬變成一團和氣,那大家直接去訂人民日報不就得了?媒體的改革應該是希望他們多真正地去扒開制度不公的糞坑,深入地挖掘黑暗的結構問題,而不是「蒙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吧!

我本來以為買回這本書的收穫只在於取得共鳴,但讀下去才發現不只於此。

你不得不承認有些正向思考的人,表面上真的太可愛。例如有些人也承認社會有不美滿的地方,但他們認為以怒目金鋼的形式抗爭體制的改革不好,太偏激了;於是掛起微笑做起行善志工,以菩薩善目的作為散布人間的美好。他們的笑臉與善意叫人不願意去懷疑這樣的作為不對,然而《失控的正向思考》卻直揭這種好心卻壞事的可惡之處。

作者寫這本書的原因起自得到乳癌的經驗,她參與了乳癌互助團體,那裡的人就是如此地「可愛」。她但曉得乳癌治療中的痛苦,然而同樣受苦時,沒有人像作者憤怒地去指責乳癌治療的不當之處,而是致力於神話乳癌的美妙、意圖鼓勵病友以正向思考催眠自己戰勝苦痛。書中寫到:

最極端的說法莫過於乳癌一點也不是問題,甚至不討人厭,相反地,乳癌是禮物,得到乳癌的人該由衷感激。有位病友…寫道:「癌症是門票,能讓人體驗真正的人生;癌症是護照,能讓人前往真正想過的生活。」若看完這段話,各位還不想去注射活生生的癌細胞,就接著看他的堅決主張:「癌症會帶領你尋著上帝,我再說一 次,癌症是連接你與神的管道。」

我突然想到我常去的一家麵店,牆上恭錄著釋證嚴的《靜思語》:「碰到逆境時,應心生感激-是可遇不可求啊!」告訴我,這句話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差別在哪裡?在台灣,勵志大師的市場或許沒有美國龐大,依附佛教存在的正向思考較為出世,不似美國依附入世基督教的正向思考大師,個個像是吃了太多的興奮劑。然而這種靜思語被傳抄、成為牆上座右銘的當下,我們的社會革新的力量,也跟著那些上人下人的喃喃頌經聲,變得昏昏欲睡了。

我無意禁止大家正向思考,一定要成為戰士。不過若自己沒有抗爭的勇氣,拜託不要鼓吹大家跟你一起懦弱。停止對愛抱怨的人傳道,只抱怨而不求改變的人的確很遜,但是再怎麼鳥蛋也比你的懦弱強大多了。

大師

提到《靜思語》我就不得不說,這世界上我們一定要保持對一些人的崇拜之心,因為總有人在你專長的領域比你強大,更甭說你廢柴的地方。但是啊,我們真正應該崇拜的,絕對不是那些很會說格言的傢伙,而是真正有實蹟、有能力的人。假使真的要把釋證嚴當成你心中崇敬的對象,那也該崇敬她如何組織起慈濟的方法,而非那些死板、片面的短語片言。

對於那些「大師」的存在,作者的火力強烈而且直接,她寫道:「是什麼使教練這一行對這些神祕力量產生興趣呢?說穿了,就是教練也沒太多別的料能傳授給學員。」作者指出,這類型的「大師」說的話幾乎都難以驗證,就算他們教的道理根本沒有使你的情況好轉,你也只能怪自己不夠努力實行大師的教誨。

關於作者的這番論述我倒覺得有那麼一點可以商榷:並不是所有喜歡談正向思考的大師都是不學無術的江湖術士,實際上他們有些人是真的有那麼一些才華,甚至可能曾經有其他成功的事業。對於這樣的人成為鼓吹「正向思考」的一份子,就不是因為無料了。其真正的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因為自己成功的因素實太多或太難,實在不可能傾囊相授,或是教了也沒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為了不讓崇拜者感到失望,只好揀個人人都覺得自己可能達成的「心態問題」來搪塞;其二,則是不想把自己的成功關鍵公開,以避免競爭者太多,於是有意地用心態問題來應付外界的好奇。

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是: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正向思考就能成就,你不是上帝,不可能「要有光,就有了光」;而反過來說,這世界上也有一狗票的人根本沒有抱著什麼正向心理就成功了,否則「無心插柳柳成蔭」也不會流傳了這麼多年,依然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成句。同樣是近乎玄學的屁話,「前世今生福報業報」的理論,還比「吸引力法則」有力多了,至少在上述兩個情況裡,它依然可以臉不紅氣不喘地提出別套解釋。

前段已經提到正向思考其實對於現實的預測能力極為薄弱,然而有趣的是,它自稱自己是一種「科學」。我自己碰到持這種論點的友人並不多見,倒也沒有太注意到這荒謬的層面。而《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是生物學博士,科學出身的背景讓她對於這種宣稱可能特別地在意,屢屢在宣揚正向思考的場子上找人踢館,逼問相信者能否詳細解釋引用「量子力學」來做為正向思考學理據的矛盾或錯誤之處。結果當然,某些大師仍可以顧左右而言他,這,正是所謂「大師」本色吧。

抱怨的力量

「想抱怨的人聽我一句勸:有怨言有大聲說出來吧!」

這是《失控的正向思考》裡開門見山的一句話,也是當初讓我打開書的瞬間,立刻被吸引的理由。這句話不只是消極地反對「正向思考」那種壓抑批評、壓抑反抗的思維,同時更具積極性地強調抱怨的力量。容我為大家畫上重點:這句話並不是只說「有怨言就說出來」,而是「有怨言就『大聲』說出來」。

書裡提到,固然原本善於抱怨的人就會顯得孤僻,然而「正向思考」讓這些孤僻的人受到更嚴重的排擠。誠然,如果你天生真的就討厭聽到怨言,倒也不應該強求你得愛上這樣的性格;然而個人的好惡是一回事,應用到體系中又是另一回事,企業、家族、政府或者團體等場域中,絕不應該因為一個人的好抱怨,而對阻斷其發言、升遷、參與事務的任何權力。

書裡用次貸風暴造成的金融海嘯,做為「正向思考」排擠抱怨的有害案例,平心而論不能算是完全地切題。一方面金融風暴成因複雜,即使在問題爆發前就提出警告的烏鴉並沒有被開除,其意見能否來得及阻止這場災難還在未定之天。另外警告會不會被視為與抱怨近似的負向思考,答案似乎也不是那麼肯定。然而跳開「理性批評」或者「建設性的意見」這兩種情況不提,實際上單純的「抱怨」,仍然十分的有意義。

很簡單地說,人會抱怨就必定是有所不滿,而其不滿非常可能也是其他人的不滿,只是其他人從來沒有說出來。如果不是他的抱怨,也許團體中的問題更難被發掘。

《失控的正向思考》作者是以美國的情況來書寫,在那個文化裡對於異議的提出已經相對地鼓勵,「正向思考」泰半問題發生在個人主動地消滅、壓抑自身的不滿;而我們還處在一個更重視團體倫理教條,集體主義壓過個人主義的東方文化社會中。在美國,「正向思考」要壓抑抱怨,其理由是正向思考對「你自己」比較好,以此來讓個人主動選擇與自己為敵;相對地,就我的經驗來說,在台灣更多要你正向思考的理由卻是「這樣子對大家比較好」,因為少了抱怨大家「比較和諧」、「比較能顧到別人的面子」。

這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實突顯了強調「正向思考」者的內心矛盾,容我引用書中的話來說明這一點:「要是心靈真有『無窮』的力量,那大家也不用去排擠身邊那些負向思考的人了。比方說,大家只要選擺用正向的角度去詮釋別人負向的行為就好了啊!」誠哉斯言!若要講「正向思考」,我們大可以也來一句「靜思語」:「遇到有人抱怨,要心存感激,是可遇不可求啊!」不是嗎?

就消極的層面來說,怨言不應該被正向思考給抹除,而就積極的層面來說,憤怒更是應該被鼓勵的。人善被人欺、老虎不發威被當病貓,書裡面的美國失業勞工被正向思考大師訓練成擁抱失業,把資方的無情想成人生轉機的到來,結果不是飛上枝頭變鳳凰,而是逐漸拉開與有錢人之間的差距;而良善的台灣勞工呢?最高的工時、超低的薪資,大家都沒有憤怒、沒有罷工抗爭、沒有工會串聯,換來的豈非更差的工作環境?憤怒能讓大家停止對倫理、禮儀的迂腐堅持,投身改革;就算一個人負向到除了抱怨外沒有其他的動作,至少當他強化了社會的負面情緒時,更能鼓動還未覺醒的人們開始憤怒,進而反抗。無論如何,都沒有制止的理由。

因為抱怨有力量、抱怨本身也就是力量,所以有抱怨就說、就要大聲說。

結語

除了如開頭所言,我很久沒有這樣一口氣地讀完一本書;實際上我也很久沒有在讀完一本書之後,有那麼多的話想說。這些話我實際上憋得很久,我知道我在很多朋友的眼中已經夠偏激,但我終究還不敢冒更大的人際風險,翻臉去控訴這些人是危害社會的共犯結構之一。

如果這篇文章你看到這裡了,也深深感覺被我嚴厲指責了,當你不解地問「正向思考不好嗎?」的問題時,正好,這個問題作者也遇到了,並寫在書的最後一章後記中。作者的回答是:正向思考的確不等於「好」,而放棄正向思考時,替代的也不是真正的負面思考-憂鬱或絕望。絕望的人意味著不問條件的認定自己會失敗,然而,明確地指出體制中某些原因將會造成一個人百分之百的機會失敗,這就不是絕望,而是理性地批判。

尤其,台灣已經是大學生滿街跑的階段,我的朋友們也幾乎都有大學的學力。在這本書裡說「讀大學的目的並不是學習正向思考,而是學習批判思考,因為批判思考鼓勵人去懷疑。在優秀大學,成績優秀、成就卓越的學生都是會提出犀利問題的學生。」不要試著改變那些在你耳邊老是提及社會黑暗的人,甚至,你該改變自己,加入我們的陣營,才對得起社會國家在你就讀大學的四年中,付出的大量資源。

當然,如果你絕望到認為,除了蒙著頭的正向思考外,沒有別方法可以讓你有勇氣在這個世間活下去。那麼我也無意強迫你成為戰士,只希望你閉上嘴安靜地做鴕鳥,至少在社會前進的路上,別成為反挫的絆腳石。

17 則留言:

  1. 我也剛讀完此書,也覺得大快我心﹗

    回覆刪除
  2. 太棒的批判症向思考見解

    回覆刪除
  3. 同意! 太多的正面思考也讓我感到噁心, 世上很多的改革都是從抱怨開始的, 悶在心裡不說不會讓這個世界更好!

    回覆刪除
  4. 關於靜思語的說法跟我的想法幾乎一樣!借分享!謝謝!

    回覆刪除
  5. 借分享,謝謝。

    回覆刪除
  6. 你的重點是盡量抱怨用抱怨產生力量。

    回覆刪除
  7. 矛盾是你的问题,不面对现实是你的逃避,向书里求是你的弱点,向大自然求即得智慧,智慧来自生活的锻炼经验知识学识及肯跟它拼的决心而锻炼出来体悟出来的

    没有人会告诉您这些,也没有人写出来,因乃呕心呖血之作,写出来了就不是自己的东西了,所以没人会写也没人肯写,因您不是我之谁,也没告诉您的必要

    懂不懂

    回覆刪除
  8. 太精彩了XD 你是我的知己。

    回覆刪除
  9. 您太cool了。但動搖了我的信念,要如何勇敢面對自已的問題呢@_@

    回覆刪除
    回覆
    1. 解決方法比問題多,條條大路通羅馬。介紹大家一本書《策略直覺》。還有一本《權力的48條法則》。

      刪除
  10. 用陰謀論來說,成功學的東東是被人嚴重操控著。他們所說是表面的東東,但真正成功是有方法,但他們總是指條“正確”道路比你走,都是為了這1%的人服務而已。

    回覆刪除
  11. 介紹大家直正成功學的書《鬼谷子》關於外交手腕的東東。尤其是在那再生加速化的世代,每個人都必須有的做人處事技巧。

    回覆刪除
  12. 現在的激勵書籍,我們被這社會的正向風氣導正過了頭,雖然人願意付出行動關懷任何周遭的人事物,讓人們彼此靠近,卻也造成了彼此的過度追求幸福的榮耀感。

    回覆刪除
  13. 看完您的心得分享,我更加確認這本書值得一讀。勵志書籍我讀太多、格言佳句我出口成章,但這些卻無法在實質生活上發揮效用,反而擺開過多的情緒,正視問題的本質,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並提升自己。是的,我們需要的是批判思考。

    回覆刪除
  14. 我也是認可批判性思考大於正向思考的人,現在的年輕學子會起而關心政治,正是因為批判性思考才是促使整個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

    回覆刪除
  15. 人生有酸甜苦辣,言語也有,吾不能只聽信甜言,卻忽視忠言逆耳的當頭棒喝!懂得取得平衡者,才能在恐怖平衡下的巨大滾輪下生存!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