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站上有一些很有趣的功能,觀察起來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今天先來寫關於「部落格足跡」的部分。

點開了前四名,相關程度超過50%的部落格:
LincolnHui.com 單純紀錄個人生活雜事
馬諦斯的放大鏡 標題旁列出的主題是「生活中的點滴、教學、旅遊記事、美食」
旮旯子 中的個人攝影作品算是極具特色的主題
落不下的夕 算是私人文學創作的發表處
而重點是,這幾個部落格的文章範圍都相當廣泛,跟「癮」完全限定在電影、音樂主題相較,在話題與經營策略上都是天差地遠。相反的,幾個登記有案,同樣也是專寫電影的部落格完全沒有反應在交集度上,然後我自己兩個部落格的讀者交集度也只有30%左右。
當然更奇怪的地方是,透過觀察前十名的部落格足跡,發現我的部落格在這十名的交集度排行榜當中是完全沒有出現在20名內的。不過這幾個部落格卻多半會在對方的名單上交叉出現。
不知道是否我對於黑貘的說明有誤解,還是如何。目前我唯一想到可能的解釋,就是從Google Analytics的觀察來看,我的部落格點閱量大多來自於搜尋引擎和直接點閱。「直接點閱」的流量很明顯地是因為PTT電影板上鄉民的關愛眼神,在去年是點閱來源的主力,而搜尋引擎的流量則是最近慢慢地變成最主要的來源,表示部落格經營時間算是夠久了,大多數的文章都已經能被搜尋引擎爬到。而「推薦網站」一直在Analytics三大來源類別中敬陪末座,很少人是透過別人的部落格連到我這裡來。
在逛部落格的讀者不多、而前幾名的部落格每日流量不大,加上我的親友團們甚少使用部落格觀察貼紙,以致於系統沒有紀錄到他們的點閱資料的情況下,最後呈現出來才會是這樣的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