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沒有「學非所用」,只有學了會不會用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有兩個新聞鬧得很大,然後都跟我的母校政大有關(還是真衰)。一個是博士生書讀一讀跑去賣雞排,被郭台銘說是資源的浪費;另一個則是烘焙名師吳寶春想讀EMBA,結果被包括政大在內的幾所台灣學校以資格不符拒絕,反而被新加坡搶走。

這兩件事一前一後引發了教育資源問題的反思,誠然台灣的碩博士多到供需有些失衡,但是出現像分析師文章〈從吳寶春與賣雞排的博士生談起〉這樣的論調出現時,就把檢討的方向給全部弄錯了。

我先說我認為郭台銘的發言有問題,而問題並不在於學非所用到底算不算是浪費,問題在於到底什麼叫做「學非所用」。分析師的文章與郭台銘的發言都犯上一個錯誤,就是對於「學」與「用」之間極端缺乏想像力,反而把「學問」或者「知識」的力量給看窄了。兩者都很直覺地將某種特定領域的知識,狹隘地認定只有在特定領域才能夠發揮功能,而不能理解實際上知識學問對於一個「人」來說並不是可以單獨切割開來的工具,而是組成這個「人」,或者就社會的角度來講組成一個「人才」的一個部分而已。

用實例來講得白話一點,例如名模林志玲有「西方美術史、經濟學」雙主修學位,不過她沒有去創作美術,也沒有當經濟學家,而是跑去做了模特兒。這個選擇本身看起來像是學非所用:美術方面的素養或許還可以勉強說有助於對時尚與穿搭的眼光,經濟學就真的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了。然而與許多名模相較之下,林志玲的學識對她本身的工作並非沒有直接的助益,至少在談吐、形象上她有一定的人文素養,不會發生脫軌的情況。如果說你還不理解這件事情對社會有何幫助,或許你可以思考一下你希望出現在電視機上、小孩子們容易崇拜的偶像,你會希望他/她們開口的時候多點書卷氣息,還是俗不可耐。(當然氣質本身不一定要靠念書來養成,但這不影響多讀書會出現這樣的效果)

回過頭來說博士生賣雞排到底算不算浪費?這只能很結果論的去看雞排賣下去之後的結果才能論斷。如果一個行銷博士賣雞排後發揮所學,以強大的行銷逐漸發展成跨國連鎖雞排攤,繼珍珠奶茶之後成為台灣另一個進軍世界的流行點心,那就沒有浪費。相反地如果行銷博士跑去大企業擔任行銷人員,但是因為領個30k、沒有升遷機會加上老闆老下達智障命令而不肯放手讓他發揮,最後整天打混度日只求應付工作,那就叫做浪費。

或許有人會同意「學問對於任何工作都會有助益,端看人有沒有想像力去結合兩者之間的共同點」,但仍認為如果要這樣,大學教育就已經足矣,碩博士是專精特定學問的地方,對跳領域的人來說不需要讀到那麼高深。我仍要說此言差矣,碩博士的訓練中有一部分是由「學」走向「研究」的能力,這與大學雖然是高等教育,但仍以「學」為主的訓練來說,碩博士對於這個越來越需要創造力人才的社會,仍然有比學士更多的助益。

我要提出的概念正如標題,沒有「學非所用」,只有學了會不會用。分析師對《立報》社論〈社論:學用落差議題中的階級歧視〉歧視一語表示反對,但他沒看到這篇裡的髓,其實不妨留意這個段落:
這當中的邏輯錯亂就在於,一般人要創業當老闆,可以選擇時尚、光鮮亮麗的行業,也可以選擇被美化成「平價」的低價路線;可以是走高階、高科技的研發路線,也可以是賺取微薄利潤率的血汗製造代工業。就算是換成長春藤這類的名校博士,選擇一個差異性很高的行當也無妨,總是可以找到話術加以美化。

老闆在選擇職業時享有極高的自由度,幾乎怎麼做都能說得通。航太博士創業的方式是利潤一塊錢、兩塊錢的低價商品,媒體會說這是一種商業模式,而不是眼光短淺;技職體系訓練出身的老闆說要研發高科技產品,主流價值會說這是志氣遠大,而不是好高騖遠;生物科技的博士立志要經營物流業,專家會讚美這是人才的跨領域嘗試、異業結合,甚至期望生物科技的思考方式可以為物流業帶來創意的刺激,而不會被描述成不自量力、教育投資的浪費;領有文學學位的女士想進入高科技產業,會被視為有企圖心,而不是不切實際。商業雜誌中各種老闆創業的「神蹟」,就是最好的例子。

這裡的職業歧視並不是要說「要炸出一塊能吃的雞排跟寫出一份具有學術意義的論文是難度相等的事情」,而是炸雞排這個工作並不是只有「炸出一塊能吃的雞排」就再也沒有往上發展的空間了。當然,從政大博士生對媒體發言來看,分析師批評其沒想清楚就去念博士班,是人才浪費,這是絕對合理的。但這種批評只能個案式地針對這個人,而不能放諸所有讀了博士去賣雞排的人身上。我們得好好思考是不是非要等到哪個神人當往上發展成功的時候,才學商業雜誌的筆調來吹捧其創業神蹟。

1 則留言:

  1. 現時的學術界別,已不再單是培養個人品格,而是著重職業培訓、身份的認同,恐怕這是高等教育的敗筆。當社會上普羅大眾也認同大學著重培訓專業人材多於提升個人品行這一點,有較高的學歷就不可以做一般工作,如賣炸雞排,這是甚麼道理?如果一個人擁有較高的學歷,但是為人非常缺德,在社會上唯利是圖,又是不是大家所期望呢?

    回覆刪除